“国之大事,唯祀与戎”,这是历代有头脑的统治 者供认不讳的。戎,即兵戎,平服外患镇压叛乱,维护统治秩序和社会安宁,当然少不了军队和战争,将兵 戎视为头等大事,这是人人想得到的,而将祭祀也放在头等大事,不能不让人叹服统治者的聪明。说白 了,戎是武的一手,是力;祀是文的一手,是礼,一文一武,一张一弛,交替使用,相得益彰,于是乎天下太 平,统治者可以高枕无忧了。
祭祀,在古代中国有许多内容,天地鬼神,日月 山川,列祖列宗,都要享受祭祀。各种祭祀有各种不 同的名称:如“天子、诸侯宗庙之祭,春曰杓,夏曰褅, 秋曰尝,冬曰蒸”(《礼记王制》),又如《周礼》疏说: “天神称祀,地祇称祭,宗庙称享”。各种祭祀还有不 同的规格,配置什么样的礼器,穿什么样的衣服,要 不要奏乐,都取决于祭祀者的身份地位。
祭祀名称虽 多,规格差别虽大,有一点却是共同的,即凡祭祀必 有酒,酒在整个祭祀过程中,从头到尾扮演着主要 角色。
古代祭祀时酒起到什么作用?
祭祀:酒在祭祀中占有重要地位,也是祭祀中不可缺少的祭品。在祭祀中缺少黑牛白马,不杀猪,不宰羊,甚至没有俎豆均可以进行,唯独不可无酒。有酒才能进行奠祭,以表示人们对天、对祖的感情和心意,由此而唤出崇奉之情,缅怀之情。没有酒就显示不了庄严崇敬,更不能达到祭祀的目的。
古代祭祀活动盛行,古人祭天、祭祖、出师作战、胜利凯旋、祈雨等都要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。古人在“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”的同时,常常向神祗进酒或饮酒以示祭奠之情,为祭祀活动增添了热烈的气氛。周成王时,秋冬丰熟祭祖时唱的一首颂歌,就是为了感谢先祖的降福,用进献酒醴来表达这种诚意的:
丰年多黍多狳,亦有高廪,万亿及秭,为酒为醴,療畀祖妣,以洽百礼,降福孔皆。
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,巫风大盛,所以《楚辞》中不少篇章在写祭祀场面时也都提到了酒:
惠肴蒸兮兰藉,奠桂酒兮椒浆。
操余孤兮反沦降,援北斗兮酌桂浆。
瑶浆密勺,羽羽觞些。挫糟冻饮,酌凉些。华酌既陈,有琼浆些。
古代吉礼中的祭祀对象有哪些?
在古代吉礼中,祭祀的对象非常广泛,涉及天上、人间以及地下。 《周礼•春宫•大宗伯》将其归纳为天神、地柢、人鬼三大类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白酒界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fe89.com/1152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