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十年(722),唐玄宗在边境设立了十个军事重镇,分别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辖。天宝年间,唐玄宗的统治开始变得混乱,边境的军事力量却逐渐变强,节度使在管理军事的同时,也管理民事,天长日久,形成了边境将领久任、军阀权力过重的局面,这其中权势最盛的便是安禄山。
安禄山生于营州柳城(今辽宁辽阳),是汉胡混血儿(也有人说他是粟特人的后裔),骁勇善战,且能言善辩,因受玄宗和杨贵妃宠信,而成为平卢(治所在今辽宁朝阳)、范阳(治所在今河北涿州)、河东(治所在今山西太原)三镇节度使。安禄山拥兵自重,心怀异志。天宝十四年( 755 ),安禄山和他的部将史思明借讨伐杨国忠的名义,举兵反唐,八年“安史之乱”拉开帷幕。
安禄山的军队势头迅猛,南下途中,节节胜利。次年年初,安禄山在洛阳称帝,国号大燕;同年六月,安禄山的军队攻下潼关,长安局势紧张,唐玄宗慌忙之下逃向蜀地。太子李亨在灵武(今宁夏灵武)即位,将唐玄宗尊为太上皇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白酒界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fe89.com/574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