雍正年间,“文字狱”风波更加严重,可谓到了谈字色变的程度。1726年,江西科举考官查嗣庭出了一道试题“维民所止”。试题一出,即有人密告雍正,说查嗣庭出的试题有影射皇上断头之意。雍正不解。这人解释,“维”字是去了头的“雍”字,“止”字是去了头的“正”字。
“雍正”是皇上的年号,去了头成“维止”,岂不意味陛下断头之意吗?雍正立即下旨把查嗣庭押解进京,下狱问罪。查嗣庭说:“我出的试题乃是《诗经•商颂•玄鸟》里的话:邦畿千里,维民所止。这是歌颂皇上的圣德,何来反逆之意?”雍正马上差人找来《诗经》,见果真有“维民所止”一语,顿时语塞;但他硬说“维民所止”就是犯上。
查嗣庭无辜遭祸,含冤死于狱中。还有一次,翰林官徐骏在奏章里把“陛下”的“陛”字错写成“狴”字,雍正见了,马上把徐骏革职。后来再派人一查,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了两句诗:“清风不识字,何事乱翻书?”无端挑剔说这“清风”二字就是指清朝。这一来,徐骏犯了诽镑朝廷的罪,把自己的性命也白白地送掉了。
谁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人画家?
文人画,泛指中国古代社会中文人、士大夫所作之画,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。北宋苏轼称其为“士夫画”,明代董其昌称其为“文人之画”。
中国最早的文人画家,目前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南阳人张衡头上。
据晋代《异物志》和宋代《太平广记》记载:在张衡家乡的水潭里,有一种叫“骇神”的动物,外貌奇特,长有猪耳人脸,喜欢坐在水边的石头上。张衡听说以后,就
隐藏在附近,趁这个怪兽出水,为其画像。由于此怪兽见到人出手动笔便潜入水中,张衡便弃用手,而用脚趾在地上画下了怪兽的形象。可惜,骇神画品未能传世。
唐朝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,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,妙不可言。他的绘画作品成为后世文人画家的范本,因而多奉他为文人画的鼻祖。后世,文人画的题材多为梅、兰、竹、菊、高山、渔隐之类,往往借描绘目之所及的自然景物,写心灵感受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白酒界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fe89.com/802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