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文化史简直就是一部文人酗酒的历史。在春秋战国时代,文人的思想达到了至今难以逾越的水平。但思想家们大都很自制,没有出现大规模酗酒的现象,这大概与孔子有关。东汉王充的《论衡》中记载,“文王饮酒千钟,孔子百觚”,孔子的酒量虽然比文王差10倍,在酒徒中也堪称圣人了。但作为儒家学派的宗师,孔子崇尚“中庸”之道,反对“过犹不及”,万事都不能做过头,包括喝酒。孔子说“不为酒乱”,同意人们喝点酒,但不能“革命小酒天天醉,喝坏了肠子喝坏了胃”,适量最好。
中国的诗人或词人,大多喜欢饮酒,其实酒量到时在其次,只是需要饮酒那个仪式感。陶渊明最爱饮酒,一般一喝就醉,李白那是好酒量,具体酒量可以参见杜甫的酒中八仙歌。苏东坡不仅爱喝酒,还喜欢酿酒,但是他的酒没有流传下来,都融进了他的诗文之中。下面,我们来盘点一下,酒入诗词,到底寄寓了诗人们哪些愁肠呢?
1.最快乐的饮酒,晏殊宰相的富贵闲愁。其实晏殊没有啥愁的,就是喝喝酒,文艺一下,抒发一下青春易逝的感觉。
浣溪沙
一曲新词酒一杯,去年天气旧亭台。夕阳西下几时回?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。小园香径独徘徊。
2.张三影的午睡过后百无聊赖的饮酒,无非是感叹春梦了无痕罢了!
天仙子
水调数声持酒听,午醉醒来愁未醒。送春春去几时回?临晚镜,伤流景,往事后期空记省。
沙上并禽池上瞑,云破月来花弄影。重重帘幕密遮灯,风不定,人初静,明日落红应满径。
3.王维的饮酒,一杯酒看透世事人生!人生万事如浮云啊,还不如及时行乐!
酌酒与裴迪
酌酒与君君自宽,人情翻覆似波澜。白首相知犹按剑,朱门先达笑弹冠。
草色全经细雨湿,花枝欲动春风寒。世事浮云何足问,不如高卧且加餐。
4.李白的饮酒,与君同销万古愁!
将进酒
君不见,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君不见,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。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烹羊宰牛且为乐,会须一饮三百杯。
岑夫子,丹丘生,将进酒,杯莫停。与君歌一曲,请君为我倾耳听。钟鼓馔玉不足贵,但愿长醉不复醒。古来圣贤皆寂寞,惟有饮者留其名。
陈王昔时宴平乐,斗酒十千恣欢谑。主人何为言少钱,径须沽取对君酌。五花马,千金裘,呼儿将出换美酒,与尔同销万古愁。
5.李清照的酒醉,有谁体会中年失偶漂泊流浪的寂寞和苦楚?
声声慢
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。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、晚来风急?雁过也,正伤心,却是旧时相识。
满地黄花堆积。憔悴损,如今有谁堪摘?守着窗儿,独自怎生得黑?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、点点滴滴。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!
6.曹操的酒醉,在感叹纵然是豪雄霸主,也无法抵抗时间!
短歌行
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!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。慨当以慷,忧思难忘。何以解忧?唯有杜康。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但为君故,沉吟至今。
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。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。明明如月,何时可掇?忧从中来,不可断绝。越陌度阡,枉用相存。契阔谈讌,心念旧恩。
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。绕树三匝,何枝可依?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。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
7.王维的饮酒,是送别朋友的依依深情!
送元二使安西
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
8.柳永的饮酒,是为了抚慰思念伊人的痛!
蝶恋花
伫倚危楼风细细,望极春愁,黯黯生天际。草色烟光残照里,无言谁会凭阑意。
拟把疏狂图一醉,对酒当歌,强乐还无味。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
9.陆游的饮酒,是为了祭奠曾经的一场山盟海誓的爱情!
钗头凤·红酥手
红酥手,黄縢酒,满城春色宫墙柳。东风恶,欢情薄。一怀愁绪,几年离索。错、错、错。春如旧,人空瘦,泪痕红浥鲛绡透。桃花落,闲池阁。山盟虽在,锦书难托。莫、莫、莫!
10.白居易的饮酒,我看就是酒瘾上来了!
问刘十九
绿蚁新醅酒,红泥小火炉。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?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白酒界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fe89.com/859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