醉酒后就肆意放声的高歌、狂闹,不去思考任何闲事,但是唯一不足就是因在家睡觉,会被早起的长辈叫醒或吵醒,不能象在酒馆旅店留宿那样,任我自由自在地酣卧醉乡。
这是一首白居易的闲适诗,全文如下:
醉后
作者:(唐)白居易
酒后高歌且放狂,
门前闲事莫思量。
犹嫌小户长先醒,
不得多时住醉乡。
扩展资料
作品简析
这首短诗前半用典,后半议论。诗以魏晋名士阮籍和隐士陶渊明的沉湎酒中之事得出人生短暂,应当及时行乐的观点。其实,这只是表面现象,其中还有深意。
大凡隐士,都有不得己的隐退苦衷。人类的智商发展了文明,也发展了斗争。人人都希望个性解放,王绩在争斗里看破了——没有永恒的胜利,只有暂时的羞辱。
如果遁世躲避,其羞自解,其心自宽,“服食养性”、“非其力不食”,与天地自然相处,更多的是心灵深处的轻松与悠闲。隐居,饮酒,让他在精神上解放了。无欲则刚,他重新回归到了精神贵族的行列。
文学传统提供了各式各样的角色和反应,诗人可以从中挑选。只要适合自己的幻想和个性需要,他可以在利用了它们之后又把它们抛弃。在宫廷诗中,各种角色和反应受到严格的限制,蕴藏其中的创造潜力被极大地消耗了。
诗歌不再起应有的创造和心理学的功用。王绩从前代诗歌中寻找新的角色和反应的解决办法,与魏征、李百药基本相同,只是他的个性把他引向另一类前代诗歌。将王绩的诗只看成“自然的”是对他的误解。他的自然是通过陶潜的模式及宫廷诗的衬托体现出来的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白酒界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fe89.com/578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