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曲,即呈松散状态的酒曲,是用被磨碎或压 破的谷物制成的。它是相对于块曲而言的。从制曲 技术的角度来考察,我国最原始的曲形应是散曲,而不是块曲。因为,散曲是一种最自然的状态。谷 物本来就是呈松散的粒状的,制成酒曲时当然要轧破,虽然古代工具相当简陋,但人们只要经过简 单的处理就可制成散曲。使用时,散曲也是最简便的形态。散曲在我国几千年的制曲史上一直都沿 用下来,例如古代的“黄子曲”,米曲(尤其是红曲)。汉代以前散曲的具体制造方法并无详细文字 记载。我国古代是用体积来计量酒曲用量的,这除了 计量上与米的计量相对应之外,还应考虑其历史的 继承性。远古时期的散曲只能用体积量器来计量。唐代以后,用曲的块数或粒数来计量才普遍起来,这可从历史文献中得到佐证。更重要的依据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一例东汉时 期的制曲法中,采用的一些制曲工具,很明显是从制 散曲的工具演变而来的。关于这点将在后面加以讨论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白酒界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fe89.com/579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