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和酒分别代表了中国人的理性和感性。潮汕人讲“茶三、酒四、踢跎二”,即喝茶三人最佳,喝酒四个人最好,出去游玩两人结伴最妙。
茶酒的起源决定了使用场景和文化表现的不同。
酒的起源来自于粮食,只有粮食有剩余的时候才会被酿造成酒。在经常处于闹饥荒的中国古代,有酒意味着今年收成不错,不用饿肚子,是关乎生存天大的好事。因此,往往酒文化会跟农耕社会秋收的喜悦联系在一起。带着自我奖励、分享劳动成果,放纵等情绪。早期蒸馏技术未发明之前,酒的度数低,不容易喝醉,所以我们常见梁山好汉一次喝1-2斤,相当豪爽。西方人讲:”Civilisation begins with distillation”,即蒸馏是文明的开始,可见对酒的重视及喜爱。基本上,酒能让人卸下心防,放大情绪的波动。中国的酒文化由于白酒蒸馏后存储后期的风味变化不大,酒的实用和娱乐性不体现在酒本身,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上,干杯、劝酒、行酒令等。
茶起源于药。“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之”。西方人喜欢喝啤酒,主要由于过去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水源污染致死的事件,他们过去普遍认为喝发酵过的啤酒比喝水安全。拜饮茶所赐,中国人几乎都喝热水,水源污染的疾病大大减少。喝茶更为理性,讲究的是流程、秩序和仪式感,平和而文雅。换句话说,古代只有有钱有闲的人才有资格品茶。香茶花琴书是文人的雅事。中国茶到了英国更是货比白银,甚至间接导致了鸦片战争和美国独立。
茶和酒代表中国人两种情绪和社交状态,前者是礼,后者是情,水火相济,无高下之分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白酒界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fe89.com/861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