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酒是一种艺术,又是一门学问。一位杰出的“祝酒专家”,应该不仅善于祝 酒,而且还善于闻出对方致词中的“韵味”,进而机敏地,恰如其分地作出反应。19 世纪奥地利著名外交家梅特涅说:“天才的外交家不仅要有好的屁股,更重要的是 要有健壮的肚子。
”其实,外交家最需的是机灵的头脑和善辩的口才。
世界各国从举办国宴欢迎贵宾到宴请一般客人,主人致词后总是要与客人碰 杯,以示欢迎。碰杯这种礼节由来已久,据传说是从古罗马开始的。当时在古罗马 流行着一种决斗的习俗。决斗前,双方要先喝一杯酒。喝酒时,双方又要先把自己 杯中的酒倒给对方一点,证明酒里有没有毒药,然后一饮而尽。
这种习惯流传下 来,就成为今天宴席上的碰杯了。
席间碰杯有很多规矩。通常是主人和主宾先碰,人多时可同时举杯示意,不一 定碰杯。祝酒时不要几个人交叉碰杯,主人和主宾席的人碰杯后,还应到其他各桌 敬酒,这时大家都要起立举杯。碰杯时要目视对方致意,不可东张西望。
相互敬酒 表示友好、活跃气氛,但不应饮酒过量,要控制到不超过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。
古今中外,人们祝酒时都致一简短的祝酒词,内容无非是祝福别人。
很早以前,犹太人在宗教仪式上就举杯高呼:“为了生活!”查理•狄更斯《圣 诞颂歌》中的一句祝酒词使用得极为普遍,就是“上帝赐福大家! ” ;中国在碰杯时 习惯说:“恭喜”;英国人碰杯时常说:“奇尔斯(Cheers);法国人的碰杯词是“桑 特”(Sante);西班牙人则说:“萨鲁斯”(Salud)。
还有一句祝愿长寿的祝酒词:“愿 你想活多长就活多长,只要活着你就想活得长。”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白酒界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fe89.com/7183.html